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完美暴君 >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

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辽阳则还在进行当中,虽然上次朱由校端了不少将门大户,甚至都把李成梁给挖坟鞭尸了,可阻力还是很大。

就算是熊廷弼亲自下场,也只是堪堪占据上风而已,并不能完全压制他们。

因为整顿的缘故,还闹出了好几次小规模的兵变,幸好有李松平在辽阳坐镇,熊廷弼也是个暴脾气,很快就平息了下去。

但也侧面反映出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难度,熊廷弼和洪承畴合计以后,只得改变方略,分化拉拢,慢慢的去瓦解他们的根基。

祖大寿就是重点的拉拢对象,为了显示朝廷的恩德和信重,朱由校破例将他升为参将,还赏赐了数千两银子。

就上了一份奏疏给神宗皇帝,先把内部稳定,然后练出十八万精兵,就可以发动平奴大战了。

可以说和王在晋的想法不谋而合,都是比较倾向于稳扎稳打,逐步蚕食。

自去年开始,他下旨令熊廷弼整顿辽沈两地的军务后,到如今也初见成效了。

熊廷弼上疏的,天启元年的辽东军备汇报奏本,也早就摆在了他的御案上。

在他登基之前,辽阳、沈阳、广宁三个地区的驻军和卫所兵丁,加起来有超过二十万人。

就是给那些还在摇摆不定,两头下注的人看的。

而后通过祖家的宣传和保证,果然是见了奇笑,好几个辽将都效仿祖大寿,向熊廷弼表明忠心,甘愿听朝廷的号令,主动裁军。

广宁的军务整顿,他也全权交给了洪承畴这个巡抚和傅宗龙这个参议负责,他的要求是,一切参照熊廷弼的即可。

但其中真正能战的,恐怕不过十万之数而已,而且这十万人也大多是武器装备极其简陋,长久疏于训练的那种。

熊廷弼大刀阔斧,丝毫不留情面,这是他早就想干的事了。

因为是一线战场的缘故,沈阳的将门和大户早就迁徙到了辽阳等地,因此熊廷弼的工作进展的异常顺利。

现在沈阳的军务和防备已经全面整顿更新了,有兵三万五千余人,其中有七千骑兵,俱是精锐。

这些骑兵大多为蒙古人,作战勇猛,丝毫不下建奴的披甲兵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