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> 第五百零五章 存折

第五百零五章 存折(第2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从悲观的角度来说,在未来的世界中,唯一拥有些许价值的,或许就只有类似小雨这种人类之中的天才和精英了……

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未来的理解,即便不是教育家出身,孟浪也能做出清晰的判断。

人类的体力贡献已经被机器无限的压缩。

唯一拥有剩余价值的,只剩下脑力贡献。

而一群只知道机械重复,照本宣科的“工具人”,完全不能为这个世界提供新鲜的“技术创新”,也就只能沦为毫无用处的“废品”。

对“复制粘贴”完全是基础本能的ai来说,其作用甚至还不如体力劳动者。

就好比现在,你三千块钱想请一个农民工?

且不说世界的灾难近在眼前,人类迫切需要转向战时思维,一切以战争威胁为导向。

就算是从“竞争力优先”的角度,现代的教育模式都是极其落后,失败,而且不合时宜的!

他指的不是国内的应试教育,而是包括国内外在内,所有的教育体系!

当前的普世教育,根本宗旨依旧和数百年前一样,是培养同样个性同样思维的人才。

学校统一的教材,统一的教学内容,统一的教学方式。

拜托,三千块你只能找个大学生!

这就是智慧化社会发展初期阶段,一种典型的“脑力廉价”现象。

因为飞速发展的“数字算力”,很大程度上淘汰了“生物脑力”的作用。

像他一个文科生,毕业前想着挥斥方遒,一毕业不也沦为销售了吗?

典型的教育失败品,对不起体育老师的那种!

考入重点大学的秘密就是很大一部分人超前学习,通过文山题海,最终筛选出来的其实并非天才,而是“自律性”最强,最努力的那一批人。

在社会混乱,信息闭塞的旧时代,这种人才筛选标准无可厚非。

就好像为螺丝钉拟定同一种“标准”,能够提高工业化效率一样。

这样的整齐划一的“标准性人才”,可以极大的提升统治效率。

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,第四次工业革命、智能化时代的到来,“人”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