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五千年来谁著史 >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

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“俺就觉得,合该放下几股兵马,一股无须多少,只三五百人就足以横行大江两岸。此一是可搅的地方不得安稳,乱吴乞买军之军心;二是肃清女真地方,以免日后生祸。”

女真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打破了部族大联盟结构,但这绝对灭杀不了人之骨肉亲情。没人会在家乡父母亲人受苦受难的时候,还能一心一意的为他人效死。

这混同江两岸一旦大乱,消息传入上京城了,怕吴乞买汇集来的女真战士,立刻就会人心大乱,士气陡然低靡。

如此可就为刘子羽他们拿下上京城创造大好条件了。

“甚至这地方上一起乱,那吴乞买能不能连召集足够的军兵守卫上京城都难说!”

当初赵构还没横空出世时候,金人铁骑纵横中原,与今日的一幕可不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么?

那时候的东京朝堂也是陷入两难,既怕都城有险,又惧地方糜烂。就是赵野那厮,为甚在应对金人入侵时表现的如此不堪?一大原因就是怕老巢大名府有失。

那样的话,甭管他是不是增援东京城了,赵野自己都得不了好。

因为大名府是朝廷在河北的重镇,储备了大量的军需钱粮不说,只说政治地位,较之真定府都尤高一筹,大名府可是朝廷的北都啊。

而东京城呢?内有数万守军,还有朝堂上的诸多执宰相公,外又有不止一路援军,解东京城之危的功劳岂能放在赵野一人的头上?

王善绝对自己绝对可以胜任‘清肃女真地方’的任务的。

都做过土匪强盗,孔彦舟比起他王善来,那就是小儿辈。

如此的,他挥军来救东京城,于个人的政治利益和得失之上,就绝对的是得不偿失。

现在一样的困难也丢给了吴乞买。是会宁府上京城重要呢,还是沿江的腹心之地重要呢?就看吴乞买的选择了。

“金虏国弱力薄,其主力皆在辽东,混同江沿线本就只剩下老弱妇孺,空虚之极。今我军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猛地席卷而至,兵锋直指会宁府,吴乞买震惊之下必会收缩兵力,全力固守上京城。他乃一国帝王也,岂会弃国都不顾,转而节节分兵驻守江两岸,这不是舍本取末呢?而只要金人死守上京城,以其之气力,已是全力以赴了,哪里还有余力顾得下沿江的千里之地?”

王善是匪寇出身,但人家跪的早,现在于军中也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了。然也正是因自己匪寇的出身,他便尤其的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,唯恐言语粗鲁被人看轻了去。是一切都向着刘正彦等将门子弟看起,尤其是在真定做守门官的那阵儿。

但几年时间的努力,王善也的确成长不说,别的不说,就眼下这番话,看人家成语用了几个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