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仙侠 >花墩笔记 > 第七十三章 寡妇内鸹

第七十三章 寡妇内鸹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一边唱,一边还用“口技”伴奏,狂风呼啸,大雪纷飞……这一幕不能不让在远处田块里干活的他的家人,还有队里其它正在干活的人们,手心里为他捏一把汗。

古话说:种瓜“得豆”。

“口吐白沫”在“文革”期间,风头出尽。打人讲究“稳、准、狠”,一张嘴巴说起话来常常口吐白沫、一刻不停,像滚鱼、滚豆腐。俗话说:千滚豆腐万滚鱼。这口吐白沫的一张嘴,一天“滚”到晚,他也不会感到吃力。

终于,x年以后,这“口吐白沫”忽然就得了一种怪病——癫痫病。癫痫病通称“羊癫疯”或“羊角风”。成了一名真正的“口吐白沫”——动辄“口吐白沫”晕倒在地。普天之下,百样事情都有千种说法。对于雷鸣的“口吐白沫”,有人归咎于他的好酒贪杯,一顿会灌下好几斤黄酒。在他当“造反派头头”的那一阵,他崇尚“大碗喝酒,大块吃肉”,曾无数次醉得一塌糊涂不省人事。也有人说他之所以会得这样的恶果,是因为他在“文革”中恶意整人,公报私仇,所以遭了“现世报”。孰是孰非,老天自有公断。浙江八月十八的“钱江潮”,您能解释清楚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吗?有科学家指出,是受了月球引力的牵引,受了潮汐的影响。后来,又有科学家出来否定说不是。

这种“羊角风”发作起来的时候,是如此地可怕。刚刚还是个活人,一转眼,他就死了。与真正的死人的唯一差别是,不久,他又能活过来。

有一回,“口吐白沫”一个人,刚刚端了只碗,站在鲍三株家的屋横头吃饭,边吃饭边与鲍三株聊天。吃着吃着,聊着聊着,突然一下子,他就“口吐白沫”晕倒在地。一只碗也摔出去老远,摔得粉碎。将与他聊天的鲍三株吓得不轻,尖声大叫:

“灵猫,灵猫。快来,快来。你家雷鸣又晕过去了!”

“哪两位?”

猞猁妻:

“一个纸鸢,一个雷鸣。”

鬼猞猁妻子嘴里所说的纸鸢,又叫风筝,是兀鹫老人的长子。不久的将来,他将在村业余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样板戏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沙家浜》中分饰一正一反两个角色,杨子荣与刁徳一。纸鸢不仅长相英俊,而且有独门绝技。能击鼓传书,可以将一部《小五义》说得一波三折,天花乱坠。同样可以将一部《雪里梅花》讲得脱头烂脚颠三倒四。另一位雷鸣,绰号“口吐白沫”,则是“老妖婆”与“聋大坑”的长子,相貌略显猥琐。但这人生**出风头,一张嘴经常像老鸦一样呱呱个不停。在“文革”中,他曾是一名“闯将”。带头批斗过村支书耗子叔。打人斗人讲究“稳准狠”。

常言道:一张床不睡两样人。

在地上,他“口吐白沫”,四肢抽搐一阵之后,又醒了过来。历时半个小时左右。我们有一万个理由相信,这才是他“口吐白沫”绰号的真正由来。

后来,口吐白沫“有幸”成了村里的一名拖拉机手。——手扶拖拉机。

有x次,他耕田。午餐时他喝了点酒,他就会在驾驶拖拉机耕地的时候,手之舞之足之蹈之。有时,甚至双手离开扶手,——大撒把。一边翻耕土地,一边唱戏:

穿林海,跨雪原

气冲霄汉……

鬼猞猁心中策划的,竟与妻子的想法不谋而合。鬼猞猁说:

“我眊来,也是这两个小青年将来最有出息。”

真是: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说来,您还别不信,后来,鬼猞猁夫妇的长女灵猫,阴差阳错,果然嫁与了被她父母看中的两位小青年中的一位。倘若法律允许,鬼猞猁夫妇甚至恨不能“一女两嫁”,让纸鸢与“口吐白沫”,都能“入我彀中”,做他们一家的上门女婿。

灵猫与“口吐白沫”婚后不久,很快就有了二女一子。“计生”政策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严厉,而是逐步严紧的。刚开始实施的当儿,在乡下,一对夫妇甚至还允许生育三胎。直到后来,一对夫妇才能生育一胎,顶多二胎。

都说“好有好报”,此话原本是不错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