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 > 第46章 中新国际(求月票和收藏)

第46章 中新国际(求月票和收藏)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从最早针对景如章,到三次发起对中新国际的诉讼,真的是用尽了手段。

这其实是和液晶面板行业针对大陆企业同样的模板套路。

宝岛这些人,在这种事情上,几乎是丧心病狂的,其疯狂程度,较之东洋和南韩,都要来的扭曲和病态。

如果抛开其它的不说,其实和岛积电合作,才是杨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。

价格低、良品率高,技术也相对更成熟,这都是岛积电的优势。

但是,杨振毕竟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,他过不了自己心底那道坎儿啊,也说服不了自己……

中新国际的成长,是伴随着一路坎坷和辛酸,才慢慢发展起来的。

这背后,一方面少不了海外势力故意设置的障碍;

中新国际成立于五年前,去年已经在香江联合交易所主板完成了上市。

如今的它,第四厂都已经投入了量产,扩建工作也一直在顺利推进。

所以即使刚刚经历了和岛积电的第三次官司,但在创始人景如章的带领下,仍然在一路追赶。

并如愿坐稳了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商的位置。

而且和岛积电以及英特尔的落后差距,其制程工艺技术也差不多拉进到了两年之内。

另一方面,也是当前的国内形势,还没有认识到芯片制造行业的重要性。

或者说,不是没有认识到,而是暂时还对此无能为力,也无法从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倾斜。

只能说,时也命也!

有时候,大环境之下,确实也不是谁就可以轻易改变的……

而在这种形势下,明目张胆对中新国际全力出手,拼命压制的岛积电,就是最不择手段的那一个。

因此,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,事实上这几家芯片制造商,基本上还同处于90纳米这一高度的。

差别在于英特尔和岛积电,在65纳米制程工艺上,已经快要实现量产了。

记忆里,岛积电好像就是在明年,也就是2006年的年底,正式完成了这一目标。

也就此拉开了它在芯片代工领域,几乎一家独大的序幕。

而中新国际,却是直到2007年,才跨入这一领域……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