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盛唐挽歌 > 第268章 是时候给大唐人民来一点小小的

第268章 是时候给大唐人民来一点小小的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不同的西域商队,根据“贡献度”的不同,每年配给的丝绸进口额也不同。“贡献度”怎么来,河西节度府这边说了算,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。

恰好,天宝年间的大唐,这两样东西河西都有!凉州边军实力强大,就算没钱,也可以借大唐的势。

债券在某个范围有限的区域,取代了携带不便的绢帛与粮食,变相成为了一种货币。

方重勇长出一口气,在纸上继续写道:“建立丝绸与西域奢侈品本位制度,开当铺,开钱庄,开商行,放低息贷款。”

钱多钱少,以什么样式为主流,只在于流通环节的一切,而跟社会财富本身无关。

“不缺粮就好办。”

而那些欠债不还的人,最后在物理上消失了。茫茫沙漠之中,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,死个人埋个骨,太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
至于打几折,就看官府还有多少良心了。还有点良心那就少打点折,没良心了那就打骨折。

想到这里,方重勇又在纸上写道:“丝绸出口配给制,进出口等额制,质押金制度。”

第268章是时候给大唐人民来一点小小的金融震撼了

“唉!”

宿醉后遗症,让方重勇头痛欲裂。第二天醒来后,他便一个人坐在卧房的桌案前冷静了半天,这才缓过来。

凉州这里酿造的葡萄酒,后劲很大,而且不是很纯。大唐的葡萄酒酿造,是学习西域那边的工艺,目前还处于摸索当中,特别是分馏技术还不是很成熟。

方重勇估计,葡萄酒里面的甲醇含量应该严重超标,这玩意真不能多喝。

当然了,愿不愿意兑换全凭自愿。反正河西的长征健儿移镇河东等地,是无法更改的现实。

这个方重勇已经跟基哥说过了,原则上是“谁接收,谁安置”的手段。河西的兵马到了朔方灵州,那么就由灵州那边的人来安置;同理,朔方军到了河西,则是由凉州这边来安置。

第一个是安置费谁来出。

方重勇想起了当年在沙州刚刚当“甩手刺史”的时候,敦煌本地府衙其实就在实行“以绢换粮”的常平仓之策。官府将输送到沙州的绢帛统一使用,将府库内的绢帛换沙州百姓手中的粮秣。

第二个便是处理本地丘八参与“囤货投机”的问题了。

要想改造技术,就必须加入精准的分馏流程,最好是能使用活性炭,而且葡萄的品种也要经过长时间筛选才行,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事情。

看来发展葡萄酒经济,短期看是不行的,起码不能作为主流。

方重勇叹了口气,在桌案上铺开大纸,磨墨,提笔写道:“兵员移镇前的善后问题。”

河西兵马移镇河东与朔方,是他所有计划里面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。这些拿走私黑钱拿习惯了的丘八们,将他们的毒奶断掉,将他们移出河西,这便是改变经济模式的第一步。

当然,方重勇给基哥的理由是:兵员移镇乃是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的良药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